3月12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国际学生流动的主要趋势》简报,对2018-2022年间的国际学生流动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分析。
什么是OECD?
OECD,全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是由横跨欧洲、美洲、亚洲的38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包括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爱尔兰、荷兰、比利时、瑞士、挪威、芬兰、丹麦、瑞典、西班牙、日本、韩国、澳洲等众多留学主流国家。
2018-2022国际学生流动持续增长
据统计,近几十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生流动性持续扩大。国际学生的数量近年来增长了50%以上,38个OECD国家从2014年的300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460万人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疫情对国际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OECD国家国际学生数量仍保持增长,2018-2022年为18%。
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了大学快速适应新挑战的能力,包括在线和混合学习的出现,以及在疫情期间和疫情后各国为支持国际学生而实施的政策,例如灵活的签证规定、延长的工作机会和有针对性的财政援助。
2018-2022年间,只有澳大利亚、丹麦、意大利、新西兰和美国五个国家的国际学生数量出现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疫情期间严格的边境管控和签证限制。而智利、斯洛文尼亚等国通过提升大学国际排名或推行区域合作政策实现学生数量翻倍。
留学生主要来源国和目的地国稳定
OECD 成员国依然是国际学生的主要目的地。2022 年,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新西兰、英国和美国共接收了在 OECD 国家学习的 460 万国际学生中的近 2/3,这一趋势近年来始终保持稳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韩国、荷兰和土耳其合计接收了 OECD 国家国际学生总数的 16%,表现突出。
通常来说,接收国际学生能够增强各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学术声誉和经济贡献。同时,本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数量反映了外国教育体系的吸引力、实际或认知上的质量优势,以及学生对特定技能和经验(如语言学习)的追求。
与留学目的地国类似,在 2018-2022 的四年间,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国格局也保持相对稳定。
其中,排名前10来源国合计贡献了 OECD 国家国际学生总数的约一半,凸显了全球学生流动的集中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2018 年至 2022 年间,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学生约占全球国际学生总数的 30%。超过2/3的中国和印度留学生主要前往五个国家学习: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和美国。此外,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始终位列 OECD 国家中生源国前十,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们与欧洲及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文化与学术交流传统。
国际学生主要来自中高收入国家
报告还显示,国际学生的流动受到经济因素的显著影响,约2/3的国际学生来自高收入或中高收入国家。
在部分国家,这一比例甚至超过90%,例如克罗地亚、哥伦比亚、丹麦、奥地利、西班牙和瑞士。
相比之下,澳洲、加拿大、法国、拉脱维亚、波兰和土耳其的这一比例低于50%,表明这些国家吸引了较多来自低收入国家的学生。
低收入国家学生的比例较低,主要受财政、行政和结构性障碍的限制。然而,一些OECD及其合作伙伴国家接收了相对较多的低收入国家学生。
在巴西、法国、德国、葡萄牙和土耳其,低收入国家学生的占比超过国际学生总数的5%。
这些国家通常通过特定政策来吸引发展中国家学生前来接受高等教育,例如降低学费、设立专项奖学金计划,以及与特定地区的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以提高教育的可及性。
博士项目与STEM专业更受青睐
在OECD国家中,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国际学生占比在增加,平均而言,本科生中国际学生占5%,硕士生中占15%,博士生中占25%。奥地利、卢森堡、新西兰、挪威、瑞士和英国的国际博士研究生比例特别高,至少占其博士研究生总数的40%。因为这些国家的大学通过奖学金、研究机会和强大的学术网络吸引全球人才。
与本土学生相比,国际学生更有可能就读STEM专业,30%的留学生选择STEM课程,而国内学生只有19%。在丹麦、瑞典和土耳其等国家,这一趋势尤为明显,超过40%的国际学生就读这些学科。
除此之外,由于各国在留住国际毕业生方面的政策各不相同,例如有些国家提供工作和居留途径,而有的国家则实施严格的签证和就业规定。因此,这些政策也持续影响着国际学生在全球范围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以上就是OECD《国际学生流动的主要趋势》报告的相关信息了(内容整合自网络),如果你有关于雅思托福、留学申请的需求,可以通过网站联系我们。